Giovanni Francesco Barbieri, called Guercino
Mary Magdalene
Brown Ink on Wove Paper
Circa 1650
Height: 27 cm, Width: 20 cm
抹大拉的玛利亚
棕墨作于横纹纸上
乔瓦尼·弗朗西斯科·巴比里,绰号圭尔奇诺
约1650年
画面高27厘米,宽20厘米
画框高50厘米,宽43厘米
参考编号:C10286
艺术家晚年作品,画风由巴洛克趋于古典主义。画面中,玛利亚侧头低视前方,清澈的眼神透露出温柔而虔诚的目光,脑后卷曲及腰的长发与双手交于胸前的身体曲线完美契合,一束圣光仿佛从天而降,玛利亚的侧脸和身躯沐浴其中,美丽的外貌与圣洁的精神世界相映,一个摒弃一切杂念、朴素又略有哀惋的忏悔者形象跃然画面之上,不见华丽和世俗,只有明晰沉静的反省。画面左上角有火漆收藏印,左下角有艺术家B.F缩写签名,右下角签署Fco da Cento(弗朗西斯科·达·琴托,意为来自琴托的弗朗西斯科)。
The Collection of Nancy Clarice Tilghman, New York, NY, USA
美国纽约南希·克拉丽斯·蒂尔曼收藏
南希·克拉丽斯·蒂尔曼(Nancy Hoguet Tilghman, 1961-2020)美国纽约出版人兼自由撰稿人、艺术收藏家兼水彩画家,阿尔方斯·冯·罗斯查尔德男爵(Baron Alphonse von Rothschild, 1878-1942)和克拉丽斯·冯·罗斯查尔德男爵夫人(Baroness Clarice von Rothschild, 1894-1967)继承人。
乔瓦尼·弗朗西斯科·巴比里(Giovanni Francesco Barbieri, 1591-1666)绰号圭尔奇诺(Guercino,意为斜眼之人),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画家,1591年2月8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小镇琴托(Cento),1666年12月22日卒于博洛尼亚(Bologne)。圭尔奇诺出身平凡家庭,自幼热爱绘画,靠自学成为职业画家;16岁时,他进入博洛尼亚画派艺术家贝内德托·热纳里(Benedetto Gennari, 1633-1715)画室学徒,以过人的艺术天赋受到老师赏识;1615至1616年间,他为家乡琴托一座古老贵族建筑—帕尼尼公馆(Casa Pannini)创作了两幅湿壁画,早期自然主义风格作品深受洛多维科·卡拉奇(Ludovico Carracci, 1555-1619)为嘉布遣会教堂(Capuchin Church)所创作的圣母像所影响。从那时起,圭尔奇诺的名声逐渐稳固,受到教会和贵族喜爱,并开始给予他艺术支持。
1618年,圭尔奇诺的威尼斯之行,使他接触到提香(Tiziano Vecelli, 1488-1490)、丁托列托(Tintoretto, 1518-1594)和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 1528-1588年)等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随之受到了威尼斯画派深远的影响。在此期间,他创作的《阿卡迪亚的牧人》(Et in Arcadia ego)是已知的首次在绘画中使用拉丁语座右铭的绘画,后来这种创作手法被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所采用,意为即使在世外桃源这样一个梦幻之地,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1619年,他为费拉拉红衣主教塞拉(Cardinal Jacopo Serra, 1570-1623)创作的巨型宗教绘画《被非利士人夺取的参孙》(Samson Seized by Philistines)和次年创作的《乌鸦喂养的以利亚》(Elijah Feed by Ravens)是这十年中具有前瞻性的作品。1621年,圭尔奇诺被马切塞·恩佐·本蒂沃格里奥(Marchese Enzo Bentivoglio, 1575-1639)推荐给新当选的教皇格列高利十五世(Pope Gregorius XV, 1554-1623);在罗马,圭尔奇诺接触到了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的艺术,受后者影响他的逐渐形成明快、清晰的自我风格。这一时期,圭尔奇诺创作了大量教堂祭坛画,其中包括为教皇乡村别墅创作的《曙光女神》(Aurora),为圣克里索戈诺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Crisogono)创作的《圣克里索戈诺的荣耀》(San Chrysogonus in Glory)和为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创作的《圣佩德罗尼拉祭坛画》(St. Petronilla Altarpiece)等名作。
1623年,圭尔奇诺在格列高利十五去世后返回故乡琴托;1626年,开始在皮亚琴察主教座堂(Duomo di Piacenza)创作壁画;1642年,他的竞争对手圭多·雷尼(Guido Reni, 1575-1642)去世后,圭尔奇诺把工作室搬到了博洛尼亚,在那里接替了雷尼的角色,成为该市主要的宗教题材画家;此期间,他作品更接近于雷尼的风格,明暗对比法的运用非常突出,与早期作品相比,明暗度和清晰度要高得多。此后,圭尔奇诺的绘画风格进一步转变,不仅保留了早期的戏剧化风格,同时也为后来的古典化埋下了伏笔。创作风格的改变并没有减少赞助人对圭尔奇诺作品的需求量,甚至一度被要求成为当时英格兰和法国宫廷的官方画家。
圭尔奇诺是一个多产的画家,以其流畅的风格和极快的绘画速度而闻名于世,他为教堂完成了不少于106幅大型祭坛画,其它画作大约有144幅,作品种类包括壁画、油画、架上画、铜版画。在他的作品中,可见受到多方风格的影响,人物造型富有厚重立体感,粗犷有力,明暗法运用聚光和强烈对比,饱含卡拉瓦乔的探索成就;人物运动感和色彩处理有威尼斯画派的影响;用笔流畅,造型温柔细腻似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人物衣着褶纹刻画精致严谨,则体现了古典主义的深厚功力。如今,作为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代表人物之一,圭尔奇诺的作品被世界众多博物馆和专业机构所收藏,如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盖蒂中心、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伦敦国家美术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和梵蒂冈艺术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