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z Edzard

Contemplative Ballerina

Oil on Canvas

1961

Height: 60 cm, Width: 50 cm

沉思的芭蕾舞者

布面油画

迪茨·埃德扎

1961年

画面高60厘米,宽50厘米

画框高84厘米,宽74厘米


参考编号:C10190

  • 作品简介
  • 来源
  • 艺术家简介

作品以艺术家独特的手法描绘了一位练习室里的芭蕾少女,少女头戴素雅的鲜花花饰,身着白色舞裙,头部微微倾侧,露出皎好的面容,目光凝视,神情迷离又专注,似乎沉思在另一个世界里。身后墙上的镜子里,三位端庄典雅的少女踮起了脚尖,正在讨论着舞姿。作品对神情的刻画细腻而逼真,深入的捕捉到了人物的内心。画面左下角有艺术家D Edzard签名,作品配有同时期印象派风格金漆木雕画框。

Arthur Lenars & Cie, Paris, France

The Private Collection, Palm Beach, FL

Ann Norton Sculpture Gardens, Palm Beach, FL (sold to benefit educational programs)


法国巴黎亚瑟·勒纳尔公司

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私人收藏

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安·诺顿雕塑花园(用于教育基金释出)

美国国家名胜历史目录安·诺顿雕塑公园由收藏家诺顿兴建,由诺顿小屋和占地1.7英亩的公园组成

迪茨·埃扎德(Dietz Edzard,1893-1963)德国后印象派画家,1893年3月30日生于德国不来梅(Bremen),1963年1月8日卒于法国巴黎。埃扎德生于一个不莱梅商人家庭,16岁完成学业后,进入一家从事与英国进行羊毛贸易的进出口公司。然而,年轻的埃扎德对羊毛贸易并不感兴趣,一年后便辞职前往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希望进入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跟随现实主义画家威廉·特鲁纳(Wilhelm Trubner,1851-1917)学习艺术。当埃扎德在1910年到达的时候,担任学院校长的特鲁纳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行政工作上,埃扎德在这里接受了美术基础教育后不久便离开了。戏剧性的一幕此时发生了,埃扎德放弃了艺术学院的学业之后,偶然一次在城郊闲逛时遇到了一个巡回马戏团,他迷上了一个走钢丝演员,因此决定加入这个剧团学习走钢丝,并随马戏团一路来到斯图加特。在斯图加特,埃扎德结识了一群年轻画家,他们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团体,继续他的绘画生涯。1911年,埃扎德前往柏林,师从表现主义画家马克·贝克曼(Max Beckmann, 1884-1950)。在此阶段,表现主义团体桥社(Die Brücke)和来自巴黎野兽派的理论,令艺术家在柏林的生活充满了兴奋和挑战。


1914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埃扎德加入步兵在东线与沙俄军队作战。战争除了带给他的生理上的痛苦更有心理上的折磨,使他时时受到创伤后休克综合征的折磨。由于身体原因他被转移至相对安全的拉脱维亚最西端的库尔兰(Courland)地区的疗养院康复,在疗养院他开始绘画来平复心理的负担,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都是反映了战争的恐怖。1916年,他在柏林的古里特画廊(Gurlitt Gallery)举办了自己的作品展,在那里他遇到了艺术收藏家爱德华·冯·德·海特(Eduard von der Heydt),后者购买了他的大量画作。不幸的是,艺术家在1918年重返战场,这重新点燃了他以前所有的噩梦,而这一次,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1919年,埃扎德出院后前往阿姆斯特丹,和朋友一起休养;并在1920年在阿姆斯特丹和海牙展出了最新作品,这些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艺术家将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对二十世纪恐惧的图像,对充满痛苦的未来的可怕愿景的描绘,绝望在埃德扎德的世界中取得了胜利。


1921年,埃扎德搬到了巴伐利亚,远离了德国北部战场的野蛮遗迹。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他第一次当上了父亲。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他描绘了巴伐利亚的乡村和壮观的黑森林。虽然对当时的情况所知甚少,但他似乎也参加了1923年在罗马举办的一场展览;三年后,他前往立陶宛作画;1927年,他在柏林的弗莱彻海姆画廊(Galerie Flechtheim)展出了自己近期的一些作品。一年后,埃扎德只身一人来到了法国,先是在普罗旺斯,随后搬到了巴黎以西的纳伊(Neuilly)。他的妻子和孩子似乎没有陪同他前往法国,他搬家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究竟是婚姻结束了,还是发生了什么事,至今已找不到任何记载。


1928年,埃扎德的作品在巴黎杜朗-鲁埃画廊(Galerie Durand-Ruel)展出;随后两年他还参加了在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的展览。从街头音乐家到小丑、杂技演员和独轮车手……这些作品包罗了各种题材,他在马戏团短暂的经历,对各种表演者的欣赏,以及对这种勉强糊口艰辛生活的理解,对这类型题材的描绘贯穿了艺术家的一生。整个1930年代,埃扎德的作品一直在欧洲各大城市和纽约的画廊展出,1933年在巴黎扎克画廊(Galerie Zak)展览;1934年和1936年在伦敦莱斯特画廊(Leicester Galleries)展览;1935年、1937年和1939年在纽约展览等等。


接下来的十年,从他遇见年轻的艺术家苏珊娜·艾森迪克(Suzanne Eisendieck,1906-1998)后他的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31年,苏珊娜从柏林来到巴黎,1932年开始扎克夫人开始为她在左岸圣日耳曼德普雷举办展览。他们最初相遇细节仍不清楚,但埃扎德和艾森迪克于1938年在巴黎结婚。二战期间,埃扎德继续工作,专注于静物画和室内装饰,以及一些单身女性的形象。1945年战争结束时,埃扎德和艾森迪克的女儿克里斯蒂娜(Christine Edzar)出生。战后,埃扎德创作了一些令人难忘的作品,作品表达了在经历了漫长的艰难时期之后,人们对家庭的信心;颂扬了家庭的存续、巴黎的乐趣以及文化活动作为正常生活一部分的重要性。随着法国在战后的重建,埃扎德的事业也重新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并在伦敦亚瑟·图斯父子画廊(Arthur Tooth & Sons Galleries)和巴黎里德斯画廊(Galerie Paul Pétridès)举办了画展。


1958至1960年间,埃扎德前往威尼斯创作。他追随前辈艺术家们的足迹,以一种非典型的视角对运河两岸做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描绘。自1950年代起,埃扎德和妻子开始一起展出他们的作品,尤其在美国。1955至1962年,这对夫妇每年都在洛杉矶的埃德加多·阿科斯塔画廊(Edgardo Acosta Gallery)举办展览;1957至1962年,在纽约、芝加哥和佛罗里达的沃利·芬德利画廊(Wally Findlay Gallery)展览。这些展览不仅把他们的作品介绍给了美国战后不断扩大的艺术市场,也让他们获得了稳定的收入。1962年,埃扎德在纽约哈默画廊(Hammer Gallery)举办了最后一次展览,次年在巴黎逝世,享年70岁。

 

埃扎德是一位注重色彩和光影的艺术家,他继承了印象派大师的传统,并加以个人独特的风格。艺术史家吉尔德·穆耶萨姆(Gerd Muehsam)评论道:“埃扎德在他的画布上完美捕捉到了巴黎的魅力。他的画笔轻盈而充满活力,画出了精致美丽的女性,舞者和花卉。他对马戏团生活和剧院的精彩描绘,对巴黎咖啡馆场景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了国内外艺术界的最爱”;“他放弃了他同时代的实验艺术,打破限制艺术创作的各种条框。他的作品中没有任何内在的冲突,没有现代不断变化的混乱,他的作品表达方式更为明确,这传统来自于委拉斯贵支(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1599-1660)和戈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一直延续到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和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同样这也是埃扎德的艺术信条。”如今,埃扎德的作品收藏于各个重要的公私机构中,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堪萨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