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ouis XVI Style Gilt Bronze Mounted Specimen Marble and Micromosaic Top Guéridon

French

Circa 1920

Height: 71 cm, Diameter: 74 cm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微马赛克镶嵌大理石面圆几

法国

约1920年

高71厘米,直径74厘米


参考编号:C50106

  • 作品简介
  • 相关信息

路易十六新古典风格。黑色火山岩大理石桌面装饰铜鎏金叶脉边条,由外向内四层镶嵌,依次为脂红大理石环带、24色大理石镶嵌饰带、不规则多彩大理石镶嵌圈饰和中央微马赛克镶嵌罗马斗兽场。桌架三对铜鎏金立柱枝叶缠绕,桃花心木三角搁板,铜鎏金羊蹄底足。

微马赛克(Micromosaic)一词由亚瑟·吉尔伯特(Arthur Gilbert,1913-2001)爵士发明,他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微马赛克作品收藏家,现在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陈列着他的众多收藏。马赛克是一门有数百年历史的手工艺术,远在青铜时代已有人使用。一些古希腊遗迹亦证实有利用小石块来点缀户外路面,这些地面装饰通常都有整齐的排列,形成和谐的视觉风格,便是马赛克技艺的初形。马赛克技术的重大改革出现于希腊化时期,由镶嵌片的出现所带动。这些细小的有色或透明玻璃方块具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和色调变化。罗马人成为了这种工艺的专家,而这种技术就被广泛用于铺设马赛克墙壁以点缀房屋、浴池(公众沐浴设施),甚至是喷水池。四世纪,马赛克开始出现在基督教建筑中。玻璃的彩色特性与彩瓷等其他较轻巧的物料带来了教堂圆拱顶的马赛克装饰。自九世纪起,马赛克艺术就成为了拜占庭宗教文化的一部份。重大的变革发生在16世纪晚期至17世纪,15世纪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由于年久失修以及气候的原因,致使教堂内部的壁画受潮损坏严重,急需修复。当为找到一种可以长期保持画作的材料而烦恼时,有人发现了周围马赛克建筑保持如新,颜色依旧鲜亮。圣彼得的艺术人员开始尝试修改马赛克的镶嵌方法,为了再现大师的绘画就必须开发出成千上万的镶嵌件所需的颜色和光泽。经过几代人多年的努力,终于创造出了28,000种不同色调和光泽的马赛克镶嵌件。梵蒂冈官方称这种新开发的马赛克为珐琅马赛克,而其配方一直秘而不宣至今。至1770年绝大部分绘画都成功用马赛克复制,由于高超的技艺以致今日很多人在观看壁画时并不知道它们其实都是马赛克镶嵌。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伊斯坦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和圣教世主教堂都继续成为了利用马赛克作为装饰技术,现今都成为当时的工艺师的超凡手艺的不朽见证。


1727年,在教宗本笃十三世(Papa Benedictus XIII)的推动下,专门制作马赛克艺术品的梵蒂冈工作坊(The Vatican Workshop)诞生。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为教廷制作马赛克制品,但同时亦会生产私人订制的产品。至十八世纪晚期,当时两位最备受尊崇和举世闻名的艺术家凯撒·奥古蒂(Cesare Aguatti)和贾科莫·拉法利(Giacomo Raffaeli,1753-1836)改良了微马赛克技艺,他们制作出小于一毫米直径的微型镶嵌片。这些镶嵌片利用珐琅制成,以超过摄氏800度的高温混合加热,这些玻璃浆冷却后再切割成微小的方形砖块。除了缩小了砖块的尺寸外,这种由两位艺术家发明的技术同时带来了更丰富的颜色选择,包括超过一万种不同的色调,因此可以制作最仔细的光线效果和多种渐变的深浅色调。最精致的微马赛克作品可以在一平方英寸(6.5平方厘米)镶嵌5000块珐琅马赛克。到19世纪初在圣三一教堂(Trinitadei Monta)下面的西班牙阶梯(Spanish Steps)附近开始出现一些私人微马赛克作坊,向正在进行欧洲环游大旅行的贵族子女出售纪念品,或成为出口商品,直接被欧洲其他地方的珠宝匠或家具师买走,镶嵌在他们自己的作品里。穆雷(Murray)在1864年出版的罗马指南中记载了19世纪最伟大微马赛克艺术家,他们是:米开朗基罗·巴贝利(Michelangelo Barberi),比亚乔·巴佐蒂(Biagio Boschetti),希维罗蒂(Civilotti),加布里尼(Gabrini),多米尼克·莫利亚(Domenico Moglia)和路易吉·莫利亚(Luigi Moglia),布切利(Poggioli),里纳尔迪(Rinaldi),赛兰德里(Salandri)和韦瓦第尔(Verde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