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Makers / Artists

大师杰作

朱尔斯-约瑟夫·勒费弗尔

(Jules-Joseph Lefebvre,1836-1911)

朱尔斯-约瑟夫·勒费弗尔(Jules-Joseph Lefebvre, 1836-1911)法国学院派画家,教育家和理论家;1836年3月14日生于塞纳-马恩省(Seine-et-Marne)土尔南布里(Tournan-en-Brie),1911年2月24日卒于巴黎。勒费弗尔曾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师从莱昂·科涅(Léon Cogniet, 1794-1880);1855年,勒费弗尔首次参加沙龙展览;1859年,他在罗马大奖赛中获得第二名,两年后以历史题材作品《普里阿摩斯之死》(La Mort de Priam)获得罗马奖(Prix de Rome),获得前往罗马法兰西学院学习的机会。罗马期间,他研究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尤其受样式主义画家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Andrea del Sarto, 1486-1530)影响,临摹了大量萨尔托作品;1863年,他创作了向萨尔托的致敬作品《悲剧面具》(Tragic Mask);1866年,作品《格拉古之母科涅莉亚》(Cornelia, Mother of the Gracchi)受到众多非议,再加上父母和妹妹的去世,勒费弗尔陷入了极大的抑郁之中。


返回巴黎后,从悲伤和抑郁中恢复的勒费弗尔开始改变画风,转向传统技法绘画。1868年,《侧卧的裸女》(Reclining Nude)在沙龙展出,为他赢来了巨大的赞誉;两年后,为勒费弗尔赢得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名作《真理》(La Vérité)完成,作品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出极具象征意义的构思,真理被象征为一位富于青春活力的窈窕少女,一手高举真相之境,一手紧握绳索,形象的说明了真理既复杂又单纯;此后此作品经过艺术家们的进一步加工修改,成为美国自由女神像的最初原型。1875年,作品《克洛伊》(Chloé)问世后,她的清纯形象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艺术评论界,再次为勒费弗尔赢得了极高的声誉;1855至1898年间,勒费弗尔在沙龙共展出了72幅女性题材作品,如1876年的《抹大拉的玛丽亚》(Marie Madeleine dans la grotte)、1877年的《潘多拉》(Pandore)、1879年的《狄安娜》(Diane)和1883年的《普赛克》(Psyché)等,其中法国皇室亲王和文豪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1802-1870)都是他的赞助人。他的女性题材作品名声显赫,他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观念与想法,而美丽的女性只是他作为表达想法的一种元素,因为他认为所有高贵、至高无上的真理或信仰都如这些少女般美好和纯洁;在此领域内只有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被认为是他唯一的竞争对手,但是勒费弗尔不同于布格罗的人物,他更擅长于众多不同的类型。1889年,勒费弗尔赢得巴黎世博会荣誉大奖;1891年,当选法兰西艺术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院士;1898年,晋升获颁法国荣誉军团指挥官勋章。


作为美术教育家和理论家,勒费弗尔在1870年代进入朱利安美术学院(Académie Julien)后,培养了弗雷德里克·柴尔德·哈萨姆(Frederick Childe Hassam, 1859-1935)、弗兰克·本森(Frank Benson, 1862-1951)、埃德蒙·塔贝尔(Edmund Tarbell, 1862-1938)、伊丽莎白·简·加德纳-布格罗(Elizabeth Jane Gardner-Bouguereau, 1837-1922)、威廉·麦克道格·哈特(William McDougal Hart, 1823-1894)和凯尼恩·考克斯(Kenyon Cox, 1856-1919)等大批杰出美国画家,几乎覆盖了各种绘画风格。如今,勒费弗尔的作品不但备受艺术爱好者和专门收藏家群体所青睐;同时,众多知名博物馆和专业机构也均有他的作品收藏,如巴黎奥赛美术馆、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卢森堡博物馆、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根特美术馆、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博物馆和伊斯坦布尔佩拉美术馆等。